面对着《资产评估法》的通过、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资产评估行业监管加强、市场业务开拓竞争激烈、人才难觅、评估机构规模差异日益强化、客户需求多样化专业化等多种转变,如何面对行业的未来?
主动还是被动
任何个体的改变无外乎两种模式,一种是自内而外式的内生性革新,另一种是自外而内的破坏式变革。主动型还是被动型,关乎行业的未来、机构的存亡、个人的发展。《资产评估法》第4条规定,“评估机构及其评估专业人员开展业务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评估准则,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评估机构及其评估专业人员依法开展业务,受法律保护。”这不是泛泛而论的条款,而是法律的规定,由此资产评估准则直接提升到了法律规范的层级。
资产评估行业未来发展将逐步剔除个人经验主义,转而向规则执业转变,资产评估机构和评估专业人员需要以此为契机加快转变发展方向。
对于资产评估机构而言,规则执业意味着公司资产评估服务执业标准化的研究、构建、执行、反馈和修复,资产评估执业规范的执行将成为资产评估机构生存的生命线。
对于评估专业人员而言,规则执业意味着资产评估师个人价值评价体系的转变,熟知资产评估执业规范、善于学习新领域知识的评估专业人员将成为引领行业未来的代表。
短期收益还是长期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作为服务于经济转型的资产评估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而新的机遇常常意味着资产评估行业业务量将迎来多样性增长,资产评估机构的业务收入规模将持续提高。我们极容易陷入短期收益陷阱,比如个别评估机构不管是不是适合公司的文化,大量吸收业务合伙人、增加公司短期收入,对项目风险评价不足、执业能力不胜任、盲目满足委托方估值要求,妄图收入增加后再关注执业质量。
而实际情况是陷入这样的境地后,很可能因为利益因素非常难以协调,为平衡收益和风险带来很大的困难。
我们常常认为注重开拓业务可能执业质量就难以顾及,注重执业质量可能业务开拓就受到影响。收益因为可见而被大家重视,风险缘起隐蔽而被大家忽视。但风险一旦来临,将给评估机构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尤其是处于目前信息透明化和未来资产评估行业信息公开的环境下。
平衡的收益和风险是促进资产评估机构长期健康发展的共同体。收益的增长依托于业务拓展,风险的加强依赖于执业质量,两方面和谐共存、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资产评估业务的适度拓展有利于增强评估机构向心力,提升公司品牌,而有更强的基础专注于执业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执业质量的不断改善有利于强化评估机构核心竞争力、铸造公司品牌,而有更强的能力延伸业务拓展的广度和深度。
有优秀人才有美好未来
目前,资产评估行业发展面临较严重的人才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资产评估师年龄断档严重,30-40岁的资产评估师人数占比较少。要使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生扎根评估行业,从根本上解决行业未来发展的人才缺口。
第二,地区人才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如2015年百强评估机构北京地区业务收入占比57.40%,而北京地区执业资产评估师人数占全国比例11.06%。北京地区人才需求与供给出现较不平衡的现象。
对于业务规模较强地区的评估机构解决暂时性人才短缺,需要放宽视角、探索从区域的角度寻求解决方案。
第三,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境外并购、PPP项目咨询、投资价值评估等业务类型的出现对资产评估机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端人才紧缺是行业新业务拓展、提升服务品质的一个重要问题。高端人才需求的解决,一方面是引进来,另一方面是着力培养,而两方面都离不开做强、做优传统业务,以此为发展的基础拓展评估机构新的业务领域。
资产评估行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职责在于资产评估机构。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应思考从根本上解决行业发展中的人才长期问题,寻求疏导行业发展中短期人才需求的对策。
资产评估机构应从激励机制入手为新进入的人才和优秀员工建立职业发展规划,打通人才成长的障碍,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培训体系和学习机会,开放、建立合伙人晋升机制,建设稳定、优秀的资产评估师团队,开拓高性价比的业务并提供优质的服务,提升评估机构的业务规模、执业水平和机构品牌,招聘更优秀的人才进入公司,实现人才的良性循环。
“小众”行业如何大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在于协作、共赢、分享,应积极思考资产评估+互联网有怎样的机会。
资产评估行业属于“小众”行业,很多资源是欠缺的,资产评估机构有哪些是能够合作的?是否可以优势互补、协作共赢?资产评估行业缺少的资源,是否可以寻求其他行业的合作?协作意味着摒弃以公司为唯一组织方式的合作关系,更多地尝试公司与公司之间的非正式的合作、人员与人员之间的协同。
共赢意味着革除非赢即输的零和博弈思维,开创双赢、多赢的第三条道路。分享意味着抛弃独占的思维。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里,所有人几乎都公平地拥有信息,唯一不同的是怎么运用信息。分享思维比独占知识和信息更有价值。